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自然人文 > 景观传说

“风雨坛”和“蝈蝈窑”

来源:本站原创 

作者:网站管理员 

发布时间:2011-10-21 09:11

【字号:

分享:

 

“风雨坛”和“蝈蝈窑”

王礼安  董玉涛

      在归州村中央的“三官庙”东北侧百米左右,有一座海拔仅十几米的土山。这土山是村里地势最高的地方,像隆起的龟背。据说是一次涨大水,游来的一只神龟;神龟贪婪归州的美妙景致,流连忘返,没有及时随水游回大海;水势下去以后,神龟就永远地留在了归州,后来化为一座土山,护佑当地百姓。因为土山在村后的北面,所以叫它“后台山”。

      附近的“三官庙”里供奉着“水官”,以前遇久旱无雨,村民们便头戴用柳条编成的圈圈,手提铜锣或铜盆,列队边走边敲,来到三官庙祈祷求雨。而庙附近这龟背状的土山,就成了大家聚集祈天求雨的地方。这里老话说:“求雨必到三官庙;上庙必到后台山”,百姓求雨,时常灵验,经常几天以后真的就下雨了。所以百姓们对三官庙和“后台”十分信奉。后来觉得这样灵验的龟背山,叫后台山有些不敬;于是也称“风雨坛”。

      早年间在”风雨坛”前有一座墓,埋葬的是一百年前三官庙的广申和尚。民国初年,这里曾出现一次特大春旱,连续几十天没下雨,庄稼枯黄,井水干涸,百姓们愁坏了,每天都到风雨坛求雨,但没有效果。三官庙里的这位广申和尚见此情景,便来到风雨坛和百姓一起求雨。他盘膝打坐,闭目合掌,口唇微动,不知道念些什么。

      三天过去了,终于下起了雨,而且连下三天,彻底解除了旱情,待雨过天晴,大家才想起广申和尚,却见他仍然端坐在坛中央。过去一看,他已经坐化了,却是面带微笑。百姓们知道他是为大家求雨劳累过度而去世了。这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。

      很多人都哭了,感激广申为了百姓献出自己的生命。大家出资为广申举行了隆重的葬礼,把他安葬在风雨坛前。以后每年五月初五这天,百姓自发到广申墓前祭奠。大人来祭奠,孩子们也来凑热闹,村里的孩子们端午节这天穿上新衣,戴上荷包,手腕脚腕拴着五彩线,拿着熟鸡蛋,聚集在风雨坛前玩耍。孩子们用山下的小石片垒成像蝈蝈笼一样大小的窑,里面装上干草,干草上面覆盖湿艾蒿,用火点着,一会,“蝈蝈窑”就四外冒烟,谁的蝈蝈窑烟冒的大,谁就最开心。后来烧蝈蝈窑演化成对广申和尚的一种祭祀方式;同时也期盼一年风调雨顺。

      现在的“风雨坛”仍然静静地卧在那里,不过早巳经不是当地百姓求雨的地方了,已经成为一片果国;端年节也再听不见了儿童们垒蝈蛔窑的欢声笑语。但当年的故事,人们永远不能忘怀。


 

  • 附件:
  • 视频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