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中办、国办印发《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》,提出在公共政策制定、公共设施建设、公共服务供给中落实儿童优先原则和儿童友好理念。近年来,我市以儿童需求为导向,持续推进空间适儿化改造,提升市政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“硬实力”,改善教育、医疗、文体、安全等“软环境”,空间建设成效不断显现,公共服务提质增效,权益保障不断推进,具有营口特色、民生本色、幸福暖色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初见成效。
自2024年2月营口市入选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以来,我市先后成立营口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、制定《营口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》,并将“1米高度看城市”儿童视角融入城市规划建设,50多个项目被列入适儿化改造项目。主城区共建成131个“口袋公园”,其中配备儿童游艺功能公园17个、建设7处低幼篮球场、6个足球场供儿童使用,且所有公园均配备健身器材,为儿童提供更多“专属公共空间”。小龙人乐园是2024年营口市重点民生实事之一,占地总面积1.7万平方米,规划设置森林大冒险、能量跑环等8个区域和健身、公益宣传、游艺3类设施,是我市的儿童友好型公园之一。
优化服务保障,是托举儿童梦想、积累文明厚度的重要举措。我市完善“家庭——社区——专业托育机构”婴幼儿看护体系,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2%。记者在市内一家幼儿园看到这里设有大、中、小、托4个班型,10个教学班,以“激发潜能、唤醒本能”为教育目标,设计以“劳动教育”为特色的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,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。
同时,市政府妇儿工委办积极发挥议事协调作用,凝聚各成员单位工作合力,以“营口新生代 和谐创未来”为主题,走进学校和社区,开展白海豚爱心妈妈关爱、儿童友好主题班会等活动,持续营造创建儿童友好城市的良好社会氛围。